漢 代 劉 向 《 說 苑 . 正 諫 》
圖片拍攝:謝秉浩
吳王(1)欲伐荊(2),告其左右曰:「敢有諫者,死!」舍人(4)有少孺子(5)者,欲諫不敢,則懷丸操彈(6),遊於後園,露沾其衣,如是者三旦。
吳王曰:「子(7)來何苦沾衣如此?」對曰:「園中有樹,其上有蟬,蟬高居悲鳴飲露,
不知螳螂在其後也。螳螂委身曲附(8),欲取蟬而不顧知黃雀在其傍也!黃雀延頸(9)欲啄螳
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。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。」
不知螳螂在其後也。螳螂委身曲附(8),欲取蟬而不顧知黃雀在其傍也!黃雀延頸(9)欲啄螳
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。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。」
吳王曰:「善哉!」乃罷其兵。
注釋
(1) 吳王:春秋時吳王闔閭。他想稱霸諸侯,但是有越王勾踐這個後顧之憂。
(2) 荊:楚國。(3) 諫:勸諫。
(4) 舍人:侍衛。
(5) 有少孺子:年輕人。
(6) 懷丸操彈:藏著彈子和彈弓。
(7) 子:你。
(8) 委身曲附:彎曲身體,曲著前肢。
(9) 延頸:伸長投頸。
語譯:(內容提及的少孺子,有指是大臣侍衛之子,也有指是吳王之子。
本人認為吳王之子更為合理,因為發生地點是在皇宮後園,并非一般人可隨便進入。)
戰國時代,吳王準備發兵去攻打楚國,可是左右的大臣都認為當前的局勢,吳國不適宜於對楚國用兵,這樣不但對吳國沒有一點好處,而且有百害而無一利。因此, 群臣們都紛紛勸諫阻止,可是吳王剛愎自用,他已經決定這樣做了;而且還下了一道命令給左右的大臣們說:『有誰敢勸阻我對楚國出兵的,我一定將其處以死刑, 毫不寬待!』
這時,他的兒子友的,也想阻止父王出兵,但又怕因此而觸怒父王,真的會被推到午門外斬首。
為
了這件事,友的曾思索了許久。最後,他終於想出了一個極妙的方法出來。於是一連三天,他一早起來,身上背著彈弓,手上拿著彈丸,在皇宮的後園裡倘佯。雖然
清晨的露水浸濕了他的衣服,但是他仍不肯回去,照舊在濕漉漉的樹林裡徘徊。而他這樣做的目的,無非是想引起吳王的注意,如是三天,果然被吳王察覺,問: 「你為什麼每天都跑到後園裡來玩,把衣服都沾濕了,這又何苦呢?」
友 的回答說:「園子裡有一顆樹,樹上有一隻蟬高踞枝頭,牠一面吸飲露水,一面悠閒的唱著歌,自以為很安全,卻不知道後面有一隻螳螂,正舉起雙臂預備撲過去捉 牠;而螳螂呢?牠也只顧著捕蟬,竟不知道身後還有一隻黃雀正伸長了脖子在等候著牠;至於那隻黃雀呢?牠也一樣,只一味在想像著螳螂的美味,卻不知道樹下有 一個人拿著彈丸正瞄準著牠呢!這三隻動物,都只知道貪圖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牠們身後的災禍。我實在為牠們可笑,又為牠們悲哀!」 |
吳王聽了兒子的話後,頓時覺悟,連聲說:「對,對!」於是他便取消了伐楚的念頭。
參考資料:
1.http://sunfc.school.hk/system/tool/webpage/index.php?charset=big5&netroom_id=210&tool_id=17325
2.geocities
可作參考的題目:
1.語譯全文
2.少孺子不敢正面勸諫吳王,他用了甚麼方式來令吳王省悟?
3.少孺子向吳王說的一番話中,哪一句就是「諫詞」?有甚麼道 理?
4.吳王領悟少孺子所暗示的道理嗎?何以見得?
2.少孺子不敢正面勸諫吳王,他用了甚麼方式來令吳王省悟?
3.少孺子向吳王說的一番話中,哪一句就是「諫詞」?有甚麼道 理?
4.吳王領悟少孺子所暗示的道理嗎?何以見得?
DOE
回覆刪除一一
Good!
回覆刪除Good
回覆刪除Very good!!!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