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1月15日 星期四

文言文賞析七--《史記•廉頗藺相如列傳》(澠池之會 ) 司馬遷

澠池之會  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司馬遷
秦伐趙,拔石城(1)。明年,復攻趙,殺二萬人。

秦王使使(2者告趙王,欲與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(3)。趙王畏秦,欲毋行。廉頗、藺相如計曰:「王不行,示趙弱且怯也。」趙王遂行,相如從。廉頗送至境,與王訣(4)曰:「王行,度道裡會遇之禮(5)畢,還,不過三十日。三十日不還,則請立太子為王,以絕秦望(6)。」王許之,遂與秦王會澠池。秦王飲酒酣(7),曰:「寡人竊聞趙王好音(8),請奏瑟。」趙王鼓瑟9)。秦御史前書(10)曰:「某年月日,秦王與趙王會飲,令趙王鼓瑟。」藺相如前曰:「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(11),請奏盆瓦(12)秦王,以相娛樂。」秦王怒,不許。於是相如前進瓦,因跪請秦王。秦王不肯擊瓦。相如曰:「五步之內,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(13)矣!」左右欲刃(14)相如,相如張目叱(15)之,左右皆靡(16)。於是秦王不懌(17),為一擊瓦。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:「某年月日,秦王為趙王擊瓦。」秦之群臣曰:「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(18)。」藺相如亦曰:「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。」秦王竟酒(19),終不能加勝(20)於趙。趙亦盛設兵(21)以待秦,秦不敢動。


【註釋】

1)拔石城:攻佔石成。拔:攻佔。石城:趙邑名,在今河南省林縣西南。
2)秦王使(音史)使(音士):秦王派使臣。秦王,昭襄王。   *使字可作動詞:出使/派遣   或作名詞:使者/外交人員  
3)好會於西河外澠(音敏)池:在西河以外的澠池友好相會。好會:友好的會見。
  西河:陜西東部韓城以南黃河西岸地區。澠池,秦邑名,在今河南省澠池縣西。其地在西河南,故曰外。
4)訣:辭別。
5)度(音舵)道裡會遇之禮:計算路程和見面的禮節。度,計算揣度。道裡,路程。會遇,見面會談。
6)以絕秦望:用以斷絕秦欲扣留趙王為人質以要挾的希望。
7)酣(音憨):飲酒至暢快時。8)好(音號)音:愛好或精通音樂。
  *好--文中作動詞用
9)鼓瑟:彈瑟。
鼓,彈奏。
*鼓--文言文中常作動詞之用。
10)御史前書:御史,官名,戰國時為史官。前書,上前記錄書寫。
11)秦聲:秦地的鄉土樂曲。
   (12)奏盆瓦(音否):奉上盆瓦。奏,有的版本作「奉」,呈獻、獻進。盆,瓦器。瓦,同缶,盛酒漿的瓦器,秦人歌時習慣擊瓦為節拍。

13)以頸血濺大王:刺殺秦王而後自殺、以死相請之意。
14)刃(音任):殺。

15)叱(音赤):大聲怒喝。
16)靡(音迷):後退、避開。
17)不懌(音譯):不高興。

18)為秦王壽:替秦王祝壽獻禮。
19)竟酒:終席、宴終。
20)加勝:佔上風。

21)盛設兵:重兵設防。

問題反思:
1.秦王、趙王、藺相如的性格如何?
2.作者用了哪些寫作手法去突出人物性格?
3.哪些地方可見到藺相如急智多謀?

【語譯參考】

秦國攻打趙國,奪取了石城。第二年又攻打趙國,殺了兩萬多人。

秦國派使者告訴趙王,說想和趙王言和,並在西河以外的澠池相會。趙王害怕秦國,不想去。廉頗與藺相如商量說:「大王要是不去,顯得趙國軟弱而且膽小。」趙王於是決定赴會,由相如隨同前去。廉頗送到邊境上,跟趙王告別說:「大王這一去,估計一路行程和會見的禮節完畢回來,不會超過三十天。如果三十天您還不回來,就請答應立太子為王,以斷絕秦國要挾的野心。」趙王答應了他。於是就和秦王在澠池相會。秦王喝酒喝到高興的時候,說:「我聽說趙王愛好音樂,請彈彈瑟吧!」趙王就彈了瑟。秦國的史官走上前來,在史冊上記錄道:「某年某月某日,秦王和趙王一起喝酒,命令趙王彈瑟。」藺相如走上前去,說道:「趙王聽說秦王擅長貴國的音樂,現在我給大王您捧上瓦器,請大王表演一段,以示同樂。」秦王很生氣,不肯。於是相如更往前走,捧著瓦器,跪下邀請秦王,秦王仍不肯敲。相如說:「在這五步裡面,我可用我的頸血來濺大王了。」秦王左右的侍衛要殺相如,相如瞪著眼睛,大聲怒喝,嚇得左右侍衛們都後退了。於是秦王不高興地敲了一下瓦器。相如回頭召喚趙國史官書寫著:「某年某月某日,秦王替趙王敲瓦器。」秦國的一群大臣說:「請趙國用十五座城池給秦王祝壽吧!」藺相如也說:「請秦國獻上咸陽城給趙王祝壽吧!」秦王直到結束酒宴,始終沒有佔到一點上風。趙國也大規模設置兵力來等待秦國,秦國因此不敢輕舉妄動。

1 則留言: